科技视界

科技前沿

  • 中子能谱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

    邓涪云;刘佩;谷洪;王纲;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中子能谱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对比各种中子能谱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对国内中子能谱测量常见的飞行时间方法、有机闪烁体测量方法、多球谱仪方法、多箔活化方法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对各种方法的原理、装置、解谱算法等进行了总结和对比,对中子能谱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中子能谱测量方法仅采用一种解谱算法,中子能谱的测量技术亟待提高,国内的相关研究针对中子解谱方法的原创性不够,对于算法的原创性研究和中子能谱测量方法的研究还须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对解谱方法的研究。

    2025年22期 v.15;No.496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六氟化铀长期储存容器存在的泄漏风险及其定期评价要求

    陈磊;曹青;张恒;李俊;王长武;

    六氟化铀(UF_6)作为核燃料循环中的关键介质,其长期储存容器的安全性直接影响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UF_6的理化特性与长期储存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风险,系统分析了国际及国内标准规范对UF_6储存容器设计的要求,对UF_6长期储存容器的失效模式和评价指标进行讨论和分析,提出了UF_6长期储存容器定期评价要求,为UF_6长期储存容器全寿命周期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撑。

    2025年22期 v.15;No.496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5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技术创新

  • 薄矿脉金属矿智能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系统研究

    左淳;蒋畅;马东华;

    薄矿脉金属矿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其安全高效开采对保障资源供给体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薄矿脉开采中存在的工艺复杂、装备落后及安全风险大等问题,本研究致力于实现地下薄矿脉金属矿复杂离散作业系统的智能化改造,通过重构优化采矿工艺、研发智能装备系统及提高集群协同控制技术水平,构建了完整的无人化开采技术体系。本研究为薄矿脉金属矿开采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系统化的理论支撑与工程实践范式。

    2025年22期 v.15;No.496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压水堆核电厂次级中子源破损甄别及应对策略

    邹森;

    压水堆核电厂堆芯次级中子源的作用主要是提高初始中子注量率,以保证在反应堆装料和启动期间中子探测器有有效的信号和中子注量率增长的全过程都能受到监测。随着次级中子源在堆内运行时间的增加,其破损的风险也随之上升,本文结合某核电厂次级中子源破损实例,探讨次级中子源的破损特征、甄别方法以及应对策略。

    2025年22期 v.15;No.496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0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北斗+蓝牙”的核电厂人员定位安全监管系统应用研究

    胡激浪;陈泠普;孙旭峰;吴元伟;宋佳毅;

    本研究针对核电厂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人员定位盲区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蓝牙技术融合的高精度人员定位系统。通过构建室内外协同定位架构,在室外采用北斗三频增强定位技术,创新性开发了基于RSSI动态补偿的蓝牙定位算法用于核岛等密闭空间的人员定位。高精度人员定位系统采用分层加密传输机制和智能预警模型,实现了人员运动轨迹实时追踪、异常行为识别和应急快速响应等功能。实际应用表明,本文设计的高精度人员定位系统显著提升了核电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应急响应时间缩短27%,为核电厂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2025年22期 v.15;No.496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4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形关节模组伺服控制低速爬行抑制策略研究

    胡超;

    机器人关节模组在低速运动时易出现速度波动、定位精度下降的“爬行现象”,严重影响机器人高精度作业的性能。本文针对伺服控制系统中的低速非线性问题,分析机器人发生“爬行现象”的原因,提出基于摩擦补偿和扰动观测的复合控制策略。通过建立关节动力学模型,设计自适应滑膜控制器结合LuGre摩擦补偿器,并引入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实时估计外部扰动。通过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案可以显著抑制机器人关节模组的低速“爬行现象”,大幅提升整个伺服控制系统鲁棒性。

    2025年22期 v.15;No.496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3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PGA的实时图像采集及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丁士强;梁玉峰;尚嵩;

    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数据呈现爆发式增长,包括摄影图片、影像资料、医疗影像等多种形式。这些海量且结构复杂的视觉信息资源,使常规的图像分析技术难以满足持续扩大的视觉数据处理要求,图像分析效率低下的问题愈发显著。为应对这一挑战,视觉信息科学开始与多学科深度融合,通过跨领域的知识迁移和技术融合,为视觉信息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开辟了新思路。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主控芯片设计了图像采集处理系统硬件平台以及图像滤波边缘检测算法,并在实物平台上进行实验分析,证明了该系统能够完成实时图像数据采集显示功能,并在图像处理算法上有了进步,为图像采集技术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年22期 v.15;No.496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汽车自动驾驶算法中弱势群体数据代表性不足的影响及其补偿机制研究

    张佳怡;陈治国;

    在汽车自动驾驶技术背景下,弱势群体数据代表性不足导致的自动驾驶系统性能下降问题日益突出。本文系统探讨了汽车自动驾驶系统中弱势群体数据代表性不足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机制,进一步引入偏差补偿机制有效性作为调节变量,分析其对于自动驾驶系统性能下降的调节作用,并通过分组回归开展算法透明度的异质性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弱势群体数据代表性不足会显著降低汽车自动驾驶系统性能,而补偿机制可有效缓解其负面影响,对较高算法透明度“黑箱效应”下的系统性能下降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本研究为构建补偿与透明并重的汽车自动驾驶系统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启示。

    2025年22期 v.15;No.496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科普论坛

  • “体验式学习”导向的科技资源科普转化实现路径

    郭羽丰;

    为突破当前科技资源科普转化中互动性不足和传播效能低下的困境,基于现代教育学理论,提出知识具象化、过程探究化、目标启智化的科技资源科普转化策略,设计“资源筛选-内容重构-展示创意-体验优化”的科技资源科普转化流程,形成基于“体验式学习”导向的科技资源科普转化实现路径。聚焦科普展示创意环节,提出“对比法”“实验法”“模拟法”“拆解法”“综合法”五大转化方法,将抽象科技资源转化为可体验的科普展品。实践表明,以“体验式学习”为导向的科普展示有效突破了科技知识传播中的认知壁垒,为实现科技资源的高效科普转化,以及推动科技传播范式从“知识灌输”向“主动建构”转型,提供了具有普适应用价值的实践方案。

    2025年22期 v.15;No.496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社区与学校科普教育资源共享与融合发展研究

    蒋晓斌;

    本文以杭州市为例,研究社区与学校科普教育资源共享与融合发展。通过分析杭州市社区与学校科普教育资源现状、实践探索成果,揭示科普教育资源共享与融合发展中存在的资源共享机制不完善、专业师资匮乏、科普内容形式缺乏创新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完善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科普内容与形式等对策,旨在推动杭州市社区与学校科普教育资源共享与融合发展,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2025年22期 v.15;No.496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医学健康

  • 中风后患者发生吞咽困难、喝水咳呛怎么办

    冯小卫;

    <正>中风后患者的吞咽困难与喝水咳呛,如同横亘在患者康复之路上的“拦路虎”,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进食体验与营养摄取,更可能引发一系列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了解中风后患者发生吞咽困难与喝水咳呛的原因,掌握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中风患者及其家属非常重要。1认识中风后患者吞咽困难与喝水咳呛大脑如同人体的“总指挥中心”,其中包括专门控制吞咽功能的神经中枢与复杂的神经传导通路。当发生中风,无论是出血性中风致使脑部血管破裂,还是缺血性中风造成血管堵塞,都会对脑神经产生损伤。例如,作为吞咽中枢的脑干部位一旦因中风受损,就会直接影响咽喉、食管等部位肌肉的协调性。正常情况下,吞咽时各部位肌肉需精准配合,而神经受损后,这种配合出现紊乱,导致食物和液体无法顺利从口腔经咽喉进入食管,进而引发患者吞咽困难与喝水咳呛。

    2025年22期 v.15;No.496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7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前列腺癌患者如何与癌共舞:长期管理策略

    张涛;

    <正>前列腺癌,想必很多男性朋友有所了解,前列腺癌属于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影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前列腺癌患者通过治疗生存期显著延长,前列腺的长期管理非常重要。今天,我们一起聊聊前列腺癌患者长期管理的要点,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应对疾病。1什么是前列腺癌?可能很多男性朋友对于前列腺癌并不陌生,作为男性特有的一种癌症,主要发生在前列腺的器官当中,属于男性排尿和生殖系统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由于疾病早期发病比较缓慢,大多数人可能察觉不到。

    2025年22期 v.15;No.496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6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颈椎核磁共振,你知道多少?

    余海青;

    <正>近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人们不论是在家中、工作单位亦或者学校都会需要使用电脑进行工作或学习,这种生活模式已经成为生活的常态。但长时间的抬头无疑会对我们的颈椎造成较大的压力,引起颈椎疾病。这时,我们前往医院医生可能会要求我们进行颈椎核磁共振(MRI)检查。那么,到底什么是颈椎MRI?它可以发现颈椎的哪些问题?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颈椎MRI。1什么是颈椎核磁共振?核磁共振(MRI)是一种新型的无创伤、多平面的成像检查方法。颈椎MRI是利用人体组织的磁特点,经过计算机处理磁信息,得出颈椎图像,让医生了解颈椎的结构、形态,判断颈椎是否异常。多数情况下,颈椎MRI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断颈部疼痛或僵硬的原因,帮助医生制订相应的基础治疗方案。同时,MRI还可以帮助医生诊断骨与软组织肿瘤、颈椎间盘突出、血管疾病、其他软组织疾病、骨骼畸形、关节疾病等多种疾病。而且,在MRI检查过程中,患者只需要躺在仪器里就可以完成所有检查,因此,是一种比较舒适,更容易被接受的检查手段。

    2025年22期 v.15;No.496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1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视角下,脾胃是如何影响健康的

    王恺静;

    <正>在中医理论体系中,脾胃被尊称为“后天之本”,这一称谓深刻揭示了脾胃在人体健康中的核心地位。脾胃犹如人体的“能量工厂”与“营养枢纽”,承担着将摄入的食物转化为气血与营养并输送到全身各处的重要任务。当脾胃功能正常时,身体能够充分吸收营养,维持健康平衡;反之,脾胃功能失调则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影响全身各个脏腑器官的正常运作。1脾胃的基本概念中医所说的脾胃,并非单纯指现代医学解剖学意义上的胃和脾脏这两个器官,而是涵盖了更为广泛的生理功能系统。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胃如同一个“收纳仓”,负责接收和容纳我们摄入的食物,将食物初步腐熟,使其变成易于消化的食糜。而脾则像一位勤劳的“运输官”,承担着将腐熟后的食物精华,也就是水谷精微,进一步吸收、转化,并输送到全身各处的重任。脾胃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营养物质的输布过程,为身体的正常运转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支持。

    2025年22期 v.15;No.496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8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超声检查的常见误区:辐射、空腹与憋尿

    张萍;

    <正>在日常体检或就医时,“去做个超声检查”听起来轻松又方便,可是你是不是也听过这些说法:超声会不会有辐射伤害?做检查前到底要不要空腹?膀胱憋得越满越好吗?各种说法满天飞,让人摸不着头脑。别急,今天就带你一起把这些热议的误区捋一捋,看看真相究竟是什么!1什么是超声检查超声检查也叫作超声诊断学,是一种基于超声波的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其原理是通过超声波的反馈实现身体内部结构的可视化,从而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身体出现了哪些问题。超声波属于机械波,可以在体内进行传播,在碰到不同组织结构后会反馈回来,然后通过探头接收并进行计算机处理,最后以图像或者曲线的形式描记出来。超声检查在产科中应用广泛,主要帮助孕妇在妊娠时进行产前诊断。

    2025年22期 v.15;No.496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治疗骨质疏松,不要小看中医

    申钰;曹贺;薛鸾;

    <正>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起病隐匿,早期可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则出现腰背部疼痛或周身疼痛,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传统医学领域,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为骨质疏松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中医不仅关注病症本身,更重视患者体质、生活习惯与疾病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整体调理,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的方法和优势,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建议,同时也为中医在骨质疏松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025年22期 v.15;No.496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0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别让便秘成为你生活的困扰

    刘伟;

    <正>在日常生活中,排便不畅、大便干结等便秘症状如同不速之客,时常打乱人们的生活节奏。轻微的便秘带来的不适让人坐立难安;严重的便秘会影响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然而,很多人对便秘缺乏正确的认知,也不知如何有效应对。接下来,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便秘相关知识,掌握科学的预防和缓解方法,摆脱便秘带来的困扰。1了解便秘1.1什么是便秘便秘并非简单的排便次数减少,它指的是多种症状的组合,包括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排便不尽感,以及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等情况。正常情况下,食物在胃肠道经过消化吸收后,剩余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排便是否顺畅会直接影响身体的健康状态。当排便出现上述异常情况,就意味着可能患上了便秘。

    2025年22期 v.15;No.496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6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行业科技

  • 数字员工驱动直升机领域信息系统自动化变革与实践

    李丹;

    本文聚焦数字员工在直升机领域的应用,深入剖析其如何模拟人类操作信息系统完成重复性工作。通过分析数字员工在管理信息化、工程研发信息系统等场景中的具体应用,阐述其在提升数据处理效率、优化流程管理、降低人为错误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同时,探讨应用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适配、数据安全等挑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旨在为数字员工在直升机领域的应用、推进信息系统自动化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2025年22期 v.15;No.496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交通工程建设项目智慧安全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王家伟;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复杂度的提升,借助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手段实现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智慧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本研究设计了一套适用于交通工程施工的智慧安全管理系统,通过引入PDCA循环管理理念和风险管理理论,构建了包括隐患排查治理、风险分级管控、人员安全管理、大数据分析等主要功能模块的系统,并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安全业务流程标准化和数据的高效管理。该智慧安全管理系统已在多条高速公路项目施工中进行了工程应用验证。结果表明:本系统可有效扩大安全检查覆盖面,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信息化监管,显著提升了现场安全检查效率、隐患整改及时率,较好地解决了信息孤岛、数据碎片化、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为基建行业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可行方案。

    2025年22期 v.15;No.496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4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核电厂电缆通道布置方案改进研究

    邢伟;骆秋岚;陈丽;杜均;

    参考M310堆型核电厂电缆通道布置方案,分析华龙一号福清5、6项目,漳州1、2项目的自主化设计及项目应用、验证的实践经验反馈,发现核电厂反应堆厂房电缆通道布置存在一些不足。针对这些不足之处,对核电厂土建结构、工艺系统、电缆通道布置方案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可指导电缆通道设计,提高电缆通道相关的设计质量和核电厂建造竞争力。

    2025年22期 v.15;No.496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绿色建筑电气施工技术优化与实践

    徐勇;

    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趋势下,电气施工应以满足绿色建筑要求为方向,提高技术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建筑施工的标准变化。本文结合具体案例,探索绿色施工理念下的电气施工策略。同时,针对施工存在的管线排布密集、供电可靠性要求高、智能化系统集成复杂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与优化策略。通过以上技术措施的实施,显著提高了绿色建筑电气安装的施工质量,确保了智能建筑系统的稳定运行。

    2025年22期 v.15;No.496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2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NASPIC的传感器断线输出信号保持设计

    姜静;何玉鹏;张谊;周岱;王汝桥;

    某核电站过程仪表系统在进行数字化改造后,其下游控制系统仍采用模拟技术,在传感器断线时存在模拟输出(AO)信号波动引发控制失调的风险。基于龙鳞平台(NASPIC)平台,提出一种传感器断线输出保持优化方案,通过重构AO信号处理链路、复用成熟算法模块,并利用NASPIC平台的快速信号处理能力,实现传感器断线瞬时AO信号保持稳定,对其他工况的控制不产生影响。半实物仿真验证显示,在传感器断线恢复、参数突变等复杂工况下,仪表系统仍能维持信号连续性。该方案有效提升了PI控制器的输入稳定性,为核电站过程仪表系统数字化改造提供了的技术支撑。

    2025年22期 v.15;No.496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2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实践与优化探讨

    张佩佩;

    近年来,我国核工业、核能和核技术快速发展,在带来巨大国防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放射性废物处置需求与压力亦不断增长。安全、妥善、及时处置放射性废物是保障核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的设施建设、法规及标准体系建设、工艺设备和信息化技术发展等方面的分析,总结实践经验,从完善法规及标准体系、统筹区域协调、明确定价机制、加强公众参与、推动废源处置、提高自动化与信息化水平等方面提出建议。

    2025年22期 v.15;No.496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7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站双层预制舱在地震工况下的强度分析

    王哲;陈卫华;殷帅兵;

    在城市周边等土地稀缺地区的电站建设中,为满足节省占地面积、提高集成度的电站建设需求,设计了双层结构的预制舱。本文对双层预制舱进行了详细介绍和优势分析,结合某工程项目的双层预制舱模型,对其进行了有预应力的模态分析以及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地震工况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双层预制舱在地震工况下的应力和变形均在允许范围内,双层预制舱可以满足电站实际工况要求,证明了双层预制舱结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025年22期 v.15;No.496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2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监控系统研发与应用

    吴亚男;

    传统的依赖人工巡检与抽样检测的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监控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高速公路建设对全方位、全过程质量控制的精细化要求。对此,本研究提出了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质量监控体系。该体系分为感知、网络、平台和应用四个层面,通过采集施工现场多源异构数据,并通过网络层完成数据传输,最终在平台层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深度融合与分析。所构建的质量监控体系在某高速公路工程中进行了应用,对混凝土拌和站生产过程及力学试验数据等核心环节进行了有效监控。实践表明,该系统的应用显著拓宽了质量检查的覆盖广度与数据深度,有效前置了质量风险管控,提升了监管决策效率,可为打造高速公路建设监管新范式提供参考。

    2025年22期 v.15;No.496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0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面向节能制造的机床主轴系统多尺度能耗建模

    王文明;王建;侯翠霞;史晨阳;谢阳;

    数控机床作为制造业的核心装备,其主轴能耗量化表征存在明显缺陷。针对此问题,本研究提出融合机电特性的主轴系统多域能耗建模方法。通过解析主轴加速过程能耗,将总功率分解为空载功率、切削负载功率、附加载荷功率和待机功率四部分,构建主轴功率函数并建立主轴能耗动态解析模型,实现对主轴能耗的精准表征。试验验证表明该模型在精度和适用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为主轴能效优化提供决策依据,推动机床绿色制造技术发展。

    2025年22期 v.15;No.496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边缘自适应的高斯滤波图像去噪方法

    陈子妍;严风;

    图像的边缘细节处包含了许多信息,但有时候成像设备采集到的图像包含噪声,使图像不清晰,给后续图像的处理如图像识别、特征提取等带来干扰。为了在图像去噪的过程中保留边缘细节等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自适应的高斯滤波图像去噪方法。首先计算图像每个像素的梯度值,确定梯度阈值;再利用图像梯度值与梯度阈值之间的差值,自适应地调节高斯函数中的标准差,从而确定高斯模板中的权值;最后将含噪声的图像与确定的高斯模板进行卷积操作,获得滤波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边缘自适应的高斯滤波图像去噪方法在滤波去噪的同时能较好地保留图像的边缘细节信息。

    2025年22期 v.15;No.496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科技视界》征稿简约

    <正>《科技视界》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主办,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5-2457,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1-2065/N。《科技视界》旨在宣传科技领域方针政策,弘扬科技创新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展示前沿科技成果,关注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服务科教兴国、科技强国战略实施。主要刊登我国科技强国的方针政策分析、科技前沿与热点报道、技术创新与提升策略、科教方法及方向、科普知识等类文章。

    2025年22期 v.15;No.496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